为深刻吸取近期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淳化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决定从即日起至3月底,开展“守护三秦”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整治对象
(一)“九小场所”。包括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医疗机构、小商店、小餐饮、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
(二)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集餐饮、住宿、娱乐、商业、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性场所,分租、转租形成的“厂中厂”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
(三)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寄宿制中小学、医院、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旅游场所、商业公共建筑等场所。
二、整治重点
(一)施工动火作业方面
1、未经审批施工作业、无证施工作业、违规拆除作业、违规层层转包施工作业、未落实作业安全措施冒险作业。
2、营业、使用期间违规动火动焊作业,包括动火、电焊、气焊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电焊、气焊作业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作业现场未采取相应消防安全措施,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动火动焊作业、带火花作业与具有火灾、爆炸风险作业交叉进行等情形。
(二)保温材料方面
1、人员密集场所、地下建筑设置的冷库违规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
2、冷库建设、改造、拆除施工期间未严密落实火灾防范措施。
(三)安全疏散条件方面
1、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被锁闭、封堵、占用或数量不足、宽度不够。
2、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金属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人员密集场所户外广告牌审批时未依法依规核对是否影响建筑物公共安全。
(四)消防设施设备方面
1、擅自停用自动消防设施或损坏瘫痪,自动消防设施无法联动响应。
2、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损坏,防火门未保持完好有效。
(五)消防安全管理方面
1、人员密集场所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夹芯彩钢板材料,或隐患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2、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未明确各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未落实应急响应联动制度。
3、单位场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符合实际,员工不掌握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逃生方法技能。
三、整治措施
1、单位全面自查。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向消防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自查自改情况。
2、组织基层排查。公安派出所、镇街消防所、综合执法队、基层网格员等力量加强“九小场所”排查检查,问题隐患清单及时向镇街报告。
3、组织部门联查。住建、市场、公安等部门按照风险防范指南和检查要点,深入开展各自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有关情况及时提请政府研究推进。
4、分类整改隐患。对于能够当场整改的锁闭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等隐患,现场督办整改;对于当场无法立即整改的,限定期限、明确责任、闭环整改;对于重大火灾隐患或难以整改的严重问题,作为攻坚整治重点,落实政府牵头、行业督改、消防指导、单位整改等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单位按期整改,并加强整改期间安全管控;对于单位逾期不改或拒不整改的,用足用好查封、罚款、拘留、关停等手段,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加强行刑衔接,加快办理一批消防安全事前入刑案件,强化事前问责,推动事前预防。
5、集中曝光隐患。各镇办、各部门要利用各类媒体集中报道攻坚行动工作进展,定期曝光典型隐患、突出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单位名称和具体问题。
6、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举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落实奖励措施
7、广泛宣传教育。各镇办、各部门针对近期重特大火灾事故开展一次案例警示教育,剖析火灾原因,解读事故教训,警示企业、教育公众。结合冬春季节火灾规律特点,发动基层力量深入“九小场所”、居民小区等,广泛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畅通生命通道、应急疏散逃生等常识宣传,引导居民开展“三清三关”(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可燃杂物,离人关闭电源、火源、气源),增强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8、强化约谈培训。组织对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九小场所”侧重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侧重统一管理和应急联动响应、人员密集场所侧重紧急安全疏散,切实增强责任人法治意识、管理人管理能力、员工组织安全疏散和初起火灾处置能力。对火灾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向相关行业系统发出风险提示单、工作建议函,并组织约谈单位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
9、强化督导检查。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将派出督查组对各镇办、各部门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各镇办、各部门要聚焦三类重点场所,针对本辖区、本行业系统、本领域单位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排查整治。
2024年2月5日